彷彿若有光——訪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洪瑞薇 2021/09/17
圖|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聽講恁遮有咧幫人點燈?」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李依樺總監和紀心怡經理告訴我們,他們的辦公室不時會接到諸如此類、彷若來自江湖深處的來電,「我是南投的○○宮,恁若欲點燈,拜託考慮阮一下呀。」

這個基金會所提供的「特殊服務」,以令人驚歎的散播力在台灣各地的大小宮廟之間口耳相傳,雖然其中顯然有不小的誤會。

一切都是因為風神廟而起。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李依樺總監(左)與紀心怡經理。(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李依樺總監(左)與紀心怡經理。(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光之廟宇

這座始建於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居處於台南府城中心區域的小巧古剎,是全台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也是昔日迎對清廷、接官領旨的「台灣大門」,近三百年來與在地居民的生活聲息相通,卻在都市的炫燦發展中悄然隱沒,漸為人所淡忘。

2012年,當基金會的團隊第一次找上風神廟、說要幫忙做「光的改造」的時候,廟總幹事謝明峯坦言心裡十分存疑:「阮廟埕的光線,我就一千燭的一邊打一盞就很光了,啊擱需要做什麼光?」

後來還是被他們的勤腳給打動了。辦公室位在台北的基金會團隊,花了兩年的時間密集到訪台南,對城市空間進行光環境探索,從最初的「光的情報匯集」(收集居民想法並組織在地觀察隊)、到中期的「光的探討」(光環境營造示範與對談),在多方奔走、交涉下,最後總算凝聚了與廟方、社區和市政府的共識,得以進行最後一階段的「光的街廓改造」(點亮風神廟),完整實現這個被稱為「感光台南」的計畫。

點亮計畫:台南風神廟,2013。(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點亮計畫:台南風神廟,2013。(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當風神廟的光環境設計接近完成、第一次試燈之際,謝總幹事見了心頭一震:「啊,這古蹟也可以照甲親像是家的感覺,足溫暖ㄟ。」入夜後點亮的廟埕,好似自家院落般敞開懷抱,把舊日的鄰里生活擁攬回來。

主理設計的,是重量級的華人照明先驅周鍊,他說:「改造這個廟、改造光的環境,我們的重點不是在玩光,而是希望能夠透過光,用光作為一個元素,來引發一些我們失去的,人跟廟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與昔日學生李其霖合作,從關閉灼眼的路燈開始(光是這個就需要許多細密的溝通),以減法為宗,並照顧周遭環境,讓老廟變身「光之廟宇」,說自己的故事。

之所以耗上兩年那麼長的時間,李依樺解釋,是因為感光計畫並不僅僅著眼於照明的改善,「前期其實做了很多的醞釀、調研,同時要跟在地有一些關係上的培養,也希望可以有跟政府單位的合作。」希望政府能夠加進來,並不完全出於經費或資源上的考量,更為了誘發有力單位對光環境的意識,主動壯大這個願景工程。

感光,而後點亮

在起心做「感光城市」之前,基金會其實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摸索。

基金會的母企業中強光電於1992年創立於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第一家液晶背光模組製造商。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是LCD顯示器的發光源,由於液晶面板本身並不會發光,我們之所以能夠看清楚手機、電腦螢幕上的內容,是仰賴這個不易被察覺到的「Backlight」,其品質也直接影響到畫面的質感甚至觀看的視角及舒適度。

2010年,當中強光電決定成立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時候,做為台灣數位顯示技術的領導者,沒有選擇與自身產業更直接相關的、從光電科技與藝術結合的角度出發,而是在林懷民、蔣勳等董事的建議下,定調以光為主軸,掘發其中的人文內涵;並邀來有室內設計專業背景的姚政仲擔任基金會董事長,逐步搭建這個光文化的推廣平台。

「感光.光影工作營」帶學員藉由不同方式感受光,並透過創作賦予光新的詮釋。(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感光.光影工作營」帶學員藉由不同方式感受光,並透過創作賦予光新的詮釋。(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一開始是從各種不同型態的體驗式活動展開試探,如與優人神鼓和燈光設計林克華合作《感光.優》,在優人位於木柵老泉里的山上劇場打造光場景;也舉辦「感光.光影工作營」,帶學員藉由觀察、表演、遊戲等方式感受光,進一步透過創作,賦予光新的詮釋;延續至今的「光偵探」,則是受到1990年代開始的東京「照明偵探團」的啟發,組織民眾跟著照明設計師等「光專家」穿街走巷,實地踏查生活現場的光環境。

是這些種種的累積,促成了「感光城市」的發生。「想要讓更多人去認識、理解到什麼叫做好的光,於是決定來做一個光的示範基地。」紀心怡說,基金會選擇這個示範基地的首要條件是「要有公共性」,「然後要跟那個區域的文化有所關聯,或它本身有一些歷史紋理在裡面。」也很要緊的是,「希望是跟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光偵探」活動,2018年於大稻埕。(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光偵探」活動,2018年於大稻埕。(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在合乎這所有條件的風神廟一點成名之後,基金會不僅擺脫了「是要來賣燈具的」的這類誤解,甚至因著光之廟宇的相關推廣活動,觸動了如曹啟鴻(時任屏東縣長)、張世杰(時任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主任)等關鍵人士,招來各地的主動邀約,牽起日後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2015)、屏東恆春西門古城(2017)等處的點亮計畫。

包含後續台東池上穀倉藝術館(2017)、淡水禮拜堂(2019)等基金會主動開展的案例,每個光點皆蹲點多時,用策展思維伴隨著硬體點亮,並有大眾參與活動、藝術扎根教育等豐盛的推廣包,一點、一點使台灣遍地有光。

點亮計畫:淡水禮拜堂,2019。(攝影/趙宇晨,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點亮計畫:淡水禮拜堂,2019。(攝影/趙宇晨,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2019年藉點亮淡水禮拜堂計畫於鄧公國小進行藝術教育,帶學生們用針孔相機紀錄光影之美。(攝影/張國耀,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2019年藉點亮淡水禮拜堂計畫於鄧公國小進行藝術教育,帶學生們用針孔相機紀錄光影之美。(攝影/張國耀,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期待更好的光主動發生:光環境獎

歷經了第一階段的探索、第二階段的感光/點亮計畫,2018年,基金會跨步至第三階段,開辦「台灣光環境獎」發掘優質的光環境作品。

李依樺說:「我們在點亮幾個示範基地之後,有一些單位會主動來詢問可不可以幫他們做,但我們不希望自己好像變成是某種照明公司,只是負責去把各個地方點亮,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可以引起民間也好、政府也好的響應。所以進到第三個階段辦這個大獎,等於是我們不再強調我們要去創造好的作品,也期待更多好的作品可以主動發生。」

「光環境獎」現階段規劃為每年舉辦,公開徵求位於台灣(含外島)之公共設施及環境空間照明設計作品。因為特別在意大眾親近的可能,參賽資格中明定需是對大眾開放、符合公共精神及公共利益的場所。獲獎的計畫,不僅鼓勵照明設計師,也同時頒給建築設計和業主,因為好的光環境,很多時候是多方共造的成果。

2019台灣光環境獎得獎作品:高雄市立美術館。(攝影/趙宇晨,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2019台灣光環境獎得獎作品:高雄市立美術館。(攝影/趙宇晨,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基金會對光環境的思考,也反應在這個獎的評審組成上。紀心怡說:「我們一直希望能夠打破、不要只侷限在照明設計這一塊,希望可以把這樣的觀念再拓大一點。」因而評審組合,除了有照明設計專業的周鍊,一路看顧基金會發展的董事林懷民、蔣勳,也邀請過文學背景的楊澤、藝術背景的吳瑪悧等橫跨不同領域的專家。

2018年的首屆光環境獎,頒給了十多位藝術家為高雄廢棄鐵道共同打造的地景藝術「哈瑪星光任務」,「鐵道部廳舍」重現台北舊城夜貌、沉靜溫暖的照明,以及以永續思維改造、宛若一盞古董花燈般典雅宜人的「北港朝天宮」。2019年第二屆,則是選出了「高雄市立美術館」使用光膜系統重新打造的展覽空間,運用在地竹材透光造影的「台中花博竹跡館」,和以積極的減光行動使璀璨星空再現的「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

2019台灣光環境獎得獎作品: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攝影/黃以新,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2019台灣光環境獎得獎作品: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攝影/黃以新,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這些獲獎的案例各有不同的用途和特色,可有個共同點是,它們都不是要做啪地點亮、一瞬間奪人目光的那種事,而更希望能久長的,與人、與環境在一起。

在基金會迄今逾十年的光文化推廣行動中一路扮演關鍵角色的周鍊說:「光環境的改造,做到最極致是看不到燈,但能感受到光。」

就生活環境而言,好的光,應該低調不搶戲。也如基金會母企業中強光電的背光模組,光從來都不是主角,只是曖曖地隱在後頭,幫助我們識見、感知己身所處,彷彿,若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