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藝文產業借東風——文化部推動 「企業促進文化發展」納入永續發展指標
為促進上市上櫃企業支持文化發展,文化部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協調,促成「企業促進文化發展」明確納入我國永續發展實踐範疇。自今(2023)年第10屆公司治理評鑑起,上市櫃公司投入資源支持國內文化發展,並於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中揭露相關內容,即可於評鑑中得分。

(左起)力晶集團暨力晶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黃崇仁、故事工廠執行長林佳鋒、唐美雲歌仔戲團創辦人唐美雲、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高志尚、文化部長李永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副局長高晶萍、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童子賢共同進行宣告儀式,期待企業界踴躍將資源投入藝文產業。
文化部於1月9日舉行宣告記者會,部長李永得指出支持藝文納入永續發展指標是雖小卻重要的一步,根據文化部過往研究與文馨獎之數據,經本次調整後,估計2024年,企業投入文化產業之金額規模,可達80億元。李永得亦於發言中特別感謝金管會、證交所的全力支持,以及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高志尚的積極促成,「高董事長充分發揮企業人的精神,非常用心研究,提出建議。」李永得強調文化部將持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法,包括規劃再放寬營利事業捐贈認列費用上限,以及增訂個人及營利事業投資抵減規定等,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企業投入文化藝術活動,為藝文界注入活水。
促成支持藝文納入評鑑指標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高志尚也表示,「一個社會不能只有科技、資本市場,一定要有人文素養。且企業從業人員在白天多數用的是左腦,若要維持健康及身心平衡,必定要在剩餘時間使用右腦,本次政策上的突破,期待能讓大家的右腦動起來,讓人文素養充實社會大眾」。
文化部2019年即與金管會協調將「促進文化發展」納入當時《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的「維護社會公益」實踐範疇。此次更進一步在2023年度(第10屆)公司治理評鑑的「推動永續發展」構面,新增「公司是否投入資源支持國內文化發展,並將支持方式與成果揭露於公司網站、年報或永續報告書」此一指標。同時,也修正《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將「企業宜經由捐贈、贊助、投資、採購、策略合作、企業志願技術服務或其他支持模式,持續將資源挹注文化藝術活動或文化創意產業,以促進文化發展。」條目,明確納入「維護社會公益」範疇,提供企業贊助藝文事業明確規範指引及鼓勵,此舉將有助帶動更多企業落實文化永續。
宣告記者會中,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金管會長期推動企業實踐ESG,期望能讓落實永續發展,成為企業的DNA,高晶萍也進一步表示「希望透過資本市場的協助,讓文創事業更蓬勃發展,提升經濟的競爭力外也提升我們國家的文化競爭力!」代表藝文產業界出席的唐美雲(唐美雲歌仔戲團創辦人),除了感謝文化部、金管會與證交所攜手促成這項改變,更強調此舉對藝文圈能提供實質的助力,唐美雲以「草船借箭」為喻,點出「良善的政策如同一陣溫暖東風,所到之處讓藝文界四季如春」。故事工廠執行長林佳鋒亦表示,「文化藝術是國家的名片」,期待企業對藝術團體的贊助、投資,能讓文化事業產生更多不同的樣貌,在國際發光發熱。
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力晶集團暨力晶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黃崇仁、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童子賢則做為代表企業出席、分享經驗。施振榮回應高志尚活化企業員工右腦的提議,期許在供應端外,加入對市場端、消費端的思考,建議企業福委會可規劃以藝文禮券取代以往發放現金的模式,活躍藝文消費、擴大藝文市場的規模。黃崇仁進一步肯定台灣藝文發展的高水準,表示本次政策改革,可以鼓勵更多企業投入藝術領域,讓台灣藝文更具國際競爭力。
長期支持文學與影視發展的童子賢則以自己與敦南誠品的回憶切入,說明文化如何反映大眾生活方式的選擇,「文化不是在殿堂上喊口號、編預算而已,而是像文化部的logo牽牛花,放在土地會扎根、長上來」,童子賢強調台灣社會很有活力,只是欠缺整合的力量,相信在政策支援下,文化產業可以穩扎穩打,「未來一定有能力呈現自己的故事自己講,有一天不僅可以輸出半導體,文化產業也能輸出遍亞洲」。
記者會現場也邀請到多位藝文界代表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