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拍俯視夜晚的植光步道(攝影/丰宇影像)

向林間借一條路──台北植物園與中光電基金會的植光計畫

文|吳玗倩 2023/08/24
圖|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回想那是六月的一個傍晚,為了準時赴約我在尖峰時刻匆匆跳上車,抵達台北植物園時天色昏暗,入園後路上略顯冷清,狐疑地按著邀請函指示繼續走向園內的「南門町三二三」,推開門瞬間滿溢熱絡交談聲,原來早已聚集著疫情期間許久不見的藝文界朋友。夜幕降臨時分,台北植物園范素瑋園長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李依樺總監、林靖祐照明設計師領著大家,共同體驗一條向林間借來的微光小路——「植光步道」。

當天行走在步道,立刻可以感受到氛圍與過往參與過的夜間藝術類型活動有顯著的差異,沒有燈光造景的絢麗夢幻時刻,取而代之的是自然樹木的剪影、蟲鳴。或許是早已習慣夜晚走都市人行道的明亮,植光步道的「暗」,一度讓我無法分辨來向行人的面孔而心生困惑;此步道的呈現,幕後曾經歷過甚麼樣的討論而取得共識,以及私人藝術基金會與政府部門是在甚麼樣的考量之下攜手合作?

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博愛路口側入口。(攝影/丰宇影像)

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博愛路口側入口。(攝影/丰宇影像)

一部曲,減光的初探

目前隸屬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的台北植物園,地處台北交通繁忙的都會區,占地8.2公頃的腹地,孕育著兩千多種植物。作為國家級植物保種園區,自然生態作息理想上應隨著日光運行,只是長年來周邊居民視植物園為日常生活休憩空間,清晨到夜晚的長時間開放及人工照明,迫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長,嚴重干擾生長週期,也增加管理保育上的困擾。因此園方在2016年便積極展開倡議減光的行動,自主發起「台北植物園:減光護生・都市綠洲計畫」,試圖降低光源藉以改善園區內夜間照明,還給植物友善的生態空間,並且在2020年將此計畫報名角逐中光電基金會舉辦的「台灣光環境獎」。

中光電基金會是目前國內「光」領域的重要推動者,除了耕耘多年的「感光/點亮計畫」之外,更在2018年創立「台灣光環境獎」,每年向社會大眾推介台灣各地傑出的光環境計畫,提倡光與人文價值。曾獲該獎評審團特別獎的兩項計畫:減光守護星空的「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人與自然和平共生的「司馬庫斯無藍害部落」,某種程度凸顯基金會對減光議題的重視,關照公共領域的範圍從建築、文化更擴及到對生態環境的關懷。

中光電基金會李依樺總監回憶,「台北植物園自主發起的計畫在通過初選,進到複選階段時評審們討論了很久。對我們主辦單位與來說,這件作品非常有意義,大家很認同他們所做的這件事。」植物園內的研究人員多是昆蟲、植物專家,為了保育減光,運用市售燈具土法煉鋼自製組裝以降低光源與照度,看在燈光專業的評審眼裡,完全能夠感受到注重自然生態的那片初心,只是技術上還有優化的空間。於是,評審團在會議中取得協議,將植物園的計畫列入複選名單的同時,也留下一個備忘,希望基金會日後能夠在適當的時機主動與植物園合作,或提供資源協助改進照明技術。

二部曲,專業助攻

基金會過去在執行合作計畫時,總會花上一段時間蹲點、駐地與合作對象進行溝通,建立起合作默契,而這次基金會主動向植物園提議合作時,李依樺感受到「植物園很清楚知道要做的事情,比方說像對於『減光』這件事的堅持。」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雙方很快就建立起共識,共同展開「植光計畫」的合作旅程。

左起台北植物園范素瑋園長、中光電基金會紀心怡經理、中光電基金會李依樺總監,於貴賓導覽場活動介紹計畫。

左起台北植物園范素瑋園長、中光電基金會紀心怡經理、中光電基金會李依樺總監,於貴賓導覽場活動介紹計畫。

基金會原先希望由董事暨台灣光環境獎評審團主席周鍊進行此計畫,只是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台,因此計畫在初步階段是透過視訊會議與植物園的研究員交換意見,並提供優化照明的建議。

顧慮到公部門在設備採購方面的限制,基金會採取沿用植物園原有的設備,試著以最小程度的變更達到最佳的效果。園方也非常尊重基金會的專業,依照周鍊提供的手稿草圖,以鋁箔紙手作燈罩模型進行試驗與調整。

由於缺乏參照的案例,基金會在一路摸索的過程當中也意識到,並非研發燈罩就能夠解決園內夜間照明的問題,光環境這件事情,仍需要有整體的考量,設計師實際參與相對重要。最後,在周鍊推薦之下,邀請他的學生,也是專業照明設計師林靖祐加入,為實現計畫開闢了一條新路徑。

照明設計師林靖祐於導覽活動解說燈光布局與優化。

照明設計師林靖祐於導覽活動解說燈光布局與優化。

三部曲,光的佈局與優化

林靖祐參與過植物園鄰近的南海書院園區,還有月津港、松菸生態池等光環境照明設計,對於自然生態、水岸空間的掌握經驗豐富。而這次計畫他迎來的挑戰是業主要求照明「能有多暗、就多暗」,同時也要確保民眾在黑暗中能夠安全地移動。兼顧保育、安全與美感,成為團隊設計上至為重要的課題。

李依樺提到「既然我們的目的是減光,可是又不能全部關掉燈,等於是為了人的需求來做這件事,但究竟要減到多少,有點難拿捏。」經過實地場勘及評估,植物園表示希望盡可能縮小開放的區域步道,最後共同決定先以植物園博愛路口到和平西路口約四百多米的路徑作為植光計畫的範圍,優化的工程從燈具及布光兩方面進行。

由於園方在前一階段所設定光源的高度太過接近地面,使得光的分布與亮暗之間對比更顯強烈,為此林靖祐找到台灣在地的工廠合作,根據園區環境的條件特別訂製合適的燈具,由耐候鋼製成,表面特殊材質經銹化形成一層穩定的保護膜,不會因為風吹雨打而釋出有害物質。燈具Z型幾何造型,低調的肌理與光澤,藏身於自然,與環境化為一體,到了夜晚又發揮實質的照明功能。

燈具與環境化為一體,低調的藏身於自然。(左圖攝影/丰宇影像)

燈具與環境化為一體,低調的藏身於自然。(左圖攝影/丰宇影像)

光源方面,原本的燈光時常會吸引大量昆蟲,趨光撞擊而死亡,改良時也避免短波長光源,特別使用波長較長、低色溫的琥珀色燈光。除此之外,使用具光學設計之燈具,並增加防眩光裝置,讓光源能均勻柔和灑落在路面,接引人的視線與步伐,一路到出口。

植光步道的光源均勻柔和灑落在路面,接引人的視線。(攝影/丰宇影像)

植光步道的光源均勻柔和灑落在路面,接引人的視線。(攝影/丰宇影像)

光線的布局,則是運用人身處黑暗,視覺上仍可適應調節的「暗適應」原理,進行整體空間節奏的調節。燈光由兩側逐步遞減至單側,抵達荷花池時僅剩數盞微弱的燈光。導覽時林靖祐特別解釋,在荷花池這個樞紐位置的布光,是團隊經過多次實地測試,燈光瓦數一減再減,這些極微小的安排,讓日落黃昏到閉園這段時間的人造光,不僅不驚擾環境,也讓夜間入園的人們,因為對「暗」的適應,不至於感到無法往前行。

光線的布局,從入口的兩側逐步遞減至單側。(攝影/丰宇影像)

光線的布局,從入口的兩側逐步遞減至單側。(攝影/丰宇影像)

暗,體現自然環境共生的重要

暗,開啟我們的感知,誠如此計畫顧問周鍊認為「改造後的台北植物園,帶給人的不只是視覺感受的轉變,同時也提高人們對於花香、草木、風聲、蟲鳴鳥叫的感知能力。」當我們從燈光最暗的荷花池仰頭望向夜空,會驚訝地發現,天光比想像中還亮,那是來自於台北繁華都市燈光映照的夜晚。

植物園肩負著植物保種、研究更有教育的任務,這與基金會長期推廣光環境的行動也相互呼應。李依樺表示「在做這個計畫的時候,我們一直想要運用教育這個管道把減光的觀念再擴散出去。」經歷近兩年的規劃執行,「植光步道」今年五月底啟用後,雙方也從各自領域邀請植物昆蟲界、教育界、藝文界共同關心這個議題。同時也趁著暑假期間策劃「植物園植光計畫——夜間生物生存大作戰」,讓孩子們在遊戲奔馳想像力的同時,了解光與自然生態共存的關係。

植光計畫針對學童設計的推廣活動「夜間生物生存大作戰」。

植光計畫針對學童設計的推廣活動「夜間生物生存大作戰」。

中光電基金會與植物園合力嘗試與改造的「植光步道」,已悄然從當時「台灣光環境獎」的遺珠,化身為都市友善生態的示範。或許要多年後才能在植物的生長上看到減光的具體成效,但減光的行動將不會因此停下腳步,植物園預計將「博愛路口到和平西路口」的減光範例,逐步複製到園內其他夜間步道,希望夜間入園的遊客,行走在「植光步道」當下,跟著微微暗光、順著路,感受到若要自然生態更遠、更久的相伴,是需要人類退一步,將暗夜還給林木。因為這一條我們夜間行走的路,是向林間借來的。

「植光計畫」向林間借的一條路。(攝影/丰宇影像)

「植光計畫」向林間借的一條路。(攝影/丰宇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