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案例採集
人物專訪
關於我們
國藝會專案
願做一顆火種——訪財團法人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
2021/10/12
鍾惠淳
聚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扎根南台灣,多年來推動在地藝文發展,培植優秀藝術人才,將對藝文的關注融入企業文化中,以「共好」的精神,與企業員工、合作夥伴及來往客戶,分享藝術的善美、共創人文的關懷。
彷彿若有光——訪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2021/09/17
洪瑞薇
2010年,當中強光電決定成立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時候,做為台灣數位顯示技術的領導者,沒有選擇與自身產業更直接相關的、從光電科技與藝術結合的角度出發,而是在林懷民、蔣勳等董事的建議下,定調以光為主軸,掘發其中的人文內涵;並邀來有室內設計專業背景的姚政仲擔任基金會董事長,逐步搭建這個光文化的推廣平台。
尋求有限資源下創造最大影響力──家樂福文教基金會的藝企合作
2021/09/03
蘇怡如
談及藝文團隊的轉型,蘇小真強調「影響力」的重要性。她提到基金會長期與十鼓擊樂團合作,正是因為他們持續把自身的影響力擴大,幫助許多小朋友,進而帶動台灣的藝術文化。
留住文化甜蜜的滋味——訪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13
鍾惠淳
從黑手企業到藝術企業——訪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7/27
洪瑞薇
文化藝術、文資與電力的嶄新火花——訪台灣電力公司
2021/06/23
蘇怡如
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方向──陳添順與他的鴻梅藝術事業
2019/12/01
洪瑞薇
2008年,陳添順用父母的名字成立鴻梅基金會,消息剛剛傳回新竹香山老家的時候,老母親反倒有些不樂意。原來是不知從哪飄來了鄰人閒語說:「彼攏是欲找水(逃稅)啦。」
陳添順實在算計不出究竟怎樣才可以「找水」,只能苦笑以對。
贊助以「誠」,文化給力──訪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再興先生
2018/01/23
翁淑英
「我不過是在點一盞藝文的燈,希望能藉此豐足人們的心靈,如果其他的企業家也認同,共同來點起另一盞藝文的燈,那台灣民眾的心靈可以透過藝文傳導,能有多麼地明亮且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