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文化甜蜜的滋味——訪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夏日吃冰,是人生的一大享受。」這是國中語文課文〈吃冰的滋味〉裡,開篇的第一句話,作家古蒙仁用炎夏中的冰品,描寫童年往事的點滴,內文中以「一根冰棒含在嘴裡,總要舔上半天,才捨得吃完。」表現出台糖冰棒美好的甜蜜滋味,比起在廚房中才能看見的砂糖,口味眾多、包裝樸實的台糖枝仔冰,或許才是許多人想起台糖的第一印象。
但台糖與大眾生活的聯繫,可不是僅有糖和冰棒,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後文簡稱台糖)創立於1946年,於戰後接手經營台灣的製糖產業,一手打造了台灣糖業發展的黃金年代,並於產糖熱潮消退後,積極推動多角化的轉型經營,發展製糖本業之外,如生物科技、精緻農業、油品、生質能源、畜牧養殖、休閒旅遊等多元產業。
奔馳在蔗田中的運蔗五分車。
製糖起家的文化產業
談起台糖產業發展的脈絡,初衷不過為了「把糖做好」而已。甘蔗是糖業生產最重要的原料來源,要有好的糖,得先種出好甘蔗,所以台灣的糖業生產自日治時期開始就設有相關的研究部門,除了培育優良品種、還須研究病蟲害防治、肥料與農藥,就連天氣變化與土壤空氣,都曾是製糖產業研究的重點項目。好不容易把甘蔗拉拔長大,場景也從農業生產轉向工業研究,從收割甘蔗的刀具機械、載運甘蔗的五分車糖鐵系統、壓榨蔗汁與製糖的工業機具,就連包裝成品的設備,通通都需要相關的研究、試驗,無怪乎曾為台糖研究所的台糖總管理處腹地廣袤,行走在一棟棟充滿歲月痕跡的建築中,不難想見台灣糖業過去的輝煌榮景。
但在糖金年代過去、本土製糖產業沒落後,活化、保存舊有的產業資源,成為公司經營上的一大難題,「台糖應該是國營事業中,擁有最多文化資產的單位。」台糖土地開發處文資暨綜合經營組的組長洪曉聰,滿懷熱情、在南台灣的艷陽下,為我們介紹近年來台糖在文化資產領域的耕耘與願景。「製糖產業其實就是一個時代、歷史的縮影,台糖作為國營事業,在獲利之外,要比一般的企業更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所以維護、保存這些文化資產,對台糖來說是非做不可的任務。」為了能更好的執行文資的保存、維護,台糖不僅於土地開發處下設立「文資暨綜合經營組」,負責督導全台各個區處文化資產的經營、管理,也進用專職的文資管理人員,嘗試推動文化資產的轉型、活化。
台糖總管理處中的文化資產建物。
打造糖鐵文化路徑
台糖的文化資產眾多,可由資產類型分成農業、工業、運輸、管理等四個分類,其中運輸之下俗稱五分車的糖業鐵路,更是台糖近年發展文化資產活化中相當重要的項目之一。曾串聯全台、沿線近三千公里的糖鐵,不僅運送糖業原料、產品,更肩負載運旅客的任務,在糖鐵載運量極盛的1957至1958年間,全年搭乘的人數可達2,300萬人,當時鄉村地區的人貨往來,可說是倚賴糖鐵運行,搖搖擺擺、「kikikoko」的五分車,乘載了許多人移動的記憶。洪曉聰一邊指著糖鐵的模型,一邊說明台糖復興糖鐵的計畫,「在台糖的文資中,糖鐵是相對有魅力的項目,喜歡火車的人很多啊!」因此,除了活化部分糖鐵路線結合觀光糖廠中的五分車體驗,台糖更於2018年首次舉辦以糖業鐵道為主題的糖業文化節,並積極與國際交流,推出「英國Dougal火車頭來台展示」、「糖鐵機車頭國際論壇」、「臺英鐵道文化交流暨嘉年華」等相關活動。
談起糖鐵的國際推廣、交流,洪曉聰表示早期台糖的蒸汽火車,有些於本土製糖產業「離蔗」後被販售到國外,至今仍有許多曾在台灣田野間奔馳的糖鐵火車,在異國他鄉的鐵道上運行著。所以決定以「糖鐵回娘家」的初衷,舉辦糖鐵的國際論壇,「讓國外(英、法、日本等國)擁有糖鐵火車頭的業者來共同參與。」曾在國外辛勤工作的蒸汽火車——英國Dougal火車頭,也透過文化節的活動,跋山涉水、途經千里,來到台灣這塊土地,藉由糖業文化節,台糖讓不同的文化、歷史有機會相互溝通、交流。
2018臺英鐵道文化交流暨嘉年華,行駛中的蒸汽火車頭。
執行活動的過程,不免遭遇各種難題,要把一個巨大的火車頭遠從英國載運到台灣,可說是勞心又勞力,「因為有船期的限制,運送過程需轉換多種運輸工具,所以執行上困難重重。」辦理活動之外,維修火車與鐵道,讓蒸汽火車得以順暢運行,亦非容易之事,「蒸汽火車使用和保養的相關技術幾乎是失傳了,有經驗、會操作的人越來越少,所以要透過這些活動,讓技術、經驗能傳承下去。」最重要的是技術的保存,包括駕駛火車的技術、修復鐵道與火車車體的技術、鐵路系統的保存營運等,是這些無形的東西,促使台糖「即便困難,也要去做」的決心,2019年,台糖更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合作辦理蒸汽機車司機培訓計畫,期能傳承糖鐵駕駛與維修技術。洪曉聰強調,對台糖來說,文資的保存、活化「不能只考量金錢、效益,重要的是讓產業繼續活下去」。
英國Dougal火車頭於蒜頭糖廠蔗埕文化園區展示。
正因如此,台糖積極推動糖廠的活化利用,發展糖廠的轉型與相關的製糖文化活動,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月眉、溪湖、蒜頭與橋頭等觀光糖廠外,台糖亦將花蓮光復廠區內的日式舊宿舍轉型為旅館,打造宿、食、玩三合一的觀光體驗,另外,也把部分廠房轉給其他公部門、私人單位經營,如台南的總爺藝文中心、十鼓仁糖文創園區、蕭壠文化園區等,「文資要保存、利用很不容易,所以如果有外部單位願意協助、合作,我們也很樂意,只要能讓這些資產可以留存下來、被活化利用。」
橋頭糖廠為第一座現代化糖廠,並於2006年轉型為糖業博物館。
與產業結合的文資保存策略
「文資保存要跟產業結合」是台糖在文化資產維運上最大的核心價值,台糖擁有大量的文資建築和土地資源,若不轉化文資的屬性,不去再生、活化,這些文化資產的內涵,亦會日漸流失。「沒有與人交流的話,就沒辦法把文化的價值傳承下去。」尤其製糖曾是台灣的黃金產業,「像虎尾糖廠的製糖工業,就扮演影響地方發展的重要角色」,糖廠多元的角色定位,讓引入人潮、發展文化觀光,成為營運上的重要考量。身為國營企業的台糖,即便有保存文化資產的決心,也需考慮如何在文資保存上創造更大的效益與價值,因為惟有產業有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來活化其他的文化資產啊!」
花蓮觀光糖廠修復日式宿舍群做為旅館使用。
不過採訪至此,也讓我們十分好奇,若回到營運的層面,觀光糖廠能賺錢嗎?一同接受訪談的台糖資深員工、糖研所事務管理員孫世欽,笑著回了一句「要賺錢,是麻豆碗粿——蘭(難)啦!」雖然以企業的標準來看,觀光糖廠收益尚未達標,「不過仍逐年進步、成長,而且產生了許多無形效益!」洪曉聰也補充,台糖未來會結合文化路徑、文化觀光發展來深度經營各地的糖廠,「雖然都是糖廠,但文資保留的內容不太相同,所以我們也在持續強化各個糖廠的核心特色,希望能發展出每個糖廠的亮點。」創造文資效益之餘,「產業發展應該是永續的,文化資產和休閒產業合作不等於要為了娛樂、休閒服務,行銷不能大過於原本的價值,不能為了觀光而觀光。」
虎尾糖廠一隅。
糖業文化的形塑與推廣
建築、火車、鐵道外,台糖亦存有大量的器物、機械、圖像與文字資料,訪談中洪曉聰提及,目前這些文物資料正與中研院、學術機構合作整理、研究,亦有相關數位典藏的計畫,未來也會陸續與其他單位合作,增加文物的可見度。物品之外,人也是台糖珍貴的文化資產,身為糖研所的事務管理員,孫世欽近年亦積極進行老研究員、老員工的口述歷史紀錄,以影像、文字、音訊等方式,記錄這些珍貴的經驗與史料。
不只對外打造糖業文化,擁有三千多名員工的台糖亦希望能在公司內部培育對文化資產的認同、理解,因此與同仁溝通台糖在文化資產上的經營、觀點,亦是文資暨綜合經營組需要努力的目標:「希望能讓員工知道文化資產對台糖來說是很重要的角色,也想讓員工認同台糖的文化價值。」除了跨園區的糖業文化節活動,洪曉聰與同仁也於台糖內部刊物——《台糖通訊》上,介紹與文化資產保存相關的活動,如2020年10月號的《台糖通訊》「鐵道迷.迷什麼」,便以糖鐵為封面故事,簡述糖鐵的興衰,與台糖近年的糖鐵復興運動。
台糖通訊網站之網頁截圖。
《台糖通訊》不僅是台糖內部閱覽的刊物,亦在台灣文化發展的歷程上佔有一席之地,1949年,《台糖通訊》增設文藝副刊,不再僅有政令宣導、糖業技術介紹等與產業相關的內容,可供內部員工投稿的文藝副刊,培育了許多「兼職作家」,當年的台灣,沒有電視,報章雜誌的種類寥若晨星,因此《台糖通訊》有許多「非員工」的讀者群,大眾對文藝副刊的支持,促使《台糖通訊》的編輯們,於1950年創辦了台灣文學史上極重要的文藝刊物——《野風》雜誌。除了員工在藝文領域的參與,台糖的本業——製糖工業,更是許多創作者的靈感來源,舉凡文學、音樂、繪畫與電影等,都可見到與製糖產業相關的創作。
台糖的歷史,是台灣製糖產業的歷史,而糖業文化的形塑,則來自日復一日的實踐、累積,透過結合文化觀光及產業資源,台糖把日漸消失、甜蜜不再的製糖文化,帶回了當代的日常裡,讓文化資產走入大眾的生活中,把人帶進歷史裡,活化文化資產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