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藝文的綠洲——訪InOasis工業綠洲
坐落於台南市的永康工業區,以促進工業生產、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持續運作迄今近四十年,廠區內多為紡織、化學製藥、合金、機械等傳統產業,生產汽車零件起家的基益企業,曾經也是其中之一。2013年,有感於單一結構的生產路徑已非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公司內部開始思考、探索轉型的可能,並孕育出融入循環經濟理念,以生產、生活、生態為發展要點的藝文創意平台——「InOasis工業綠洲」。
工業綠洲藝術總監吳敏慈(左二)與同仁們的合照。
談起工業綠洲的自我定位,藝術總監吳敏慈指出,要從單一產業轉化為循環經濟,其實是很大的挑戰,「除了思維的改變,產業的轉型和發展,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從2017年將公司舊有倉儲空間「E倉」改造為多元展演空間「奔放E倉庫」後,工業綠洲用三年的時間,陸續將部份廠設與腹地,整理或改建為咖啡烘焙工坊、攝影場景、生態用地與咖啡廳等多元的場域,說起工業綠洲的內部裝潢,吳敏慈笑著說:「我們不需要走工業風,因為留下來的東西就是工業風。」工業綠洲不僅活化舊有廠房,也曾利用原公司留下的工業原件,創造一個聲響實驗、聲音共創的裝置。透過轉型,基益企業在傳統的工業廠房中打造出一方獨特的天地,「希望我們能是一個拓荒者,在工業區中闢一個藝文的綠洲。」
利用舊有汽車零件製作的聲音裝置。
偌大的綠洲中,挑高近8米、可容納350名觀眾的奔放E倉庫是第一個改造的場設。2017年,奔放樂集跨領域的經典製作《徐志摩的昇華之夜》需要一個排練的場地,同時也兼任奔放樂集音樂總監的吳敏慈,在遍尋場地未果後,決定將當時已閒置、待轉型的傳統產業舊廠房,重新整理、改造使用,「當時廠房的機器其實已經停擺了,所以把這裡變成展演空間,然後慢慢延伸出了我們對區域的想像。」因此《徐志摩的昇華之夜》不僅是代表奔放樂集精神的製作,更是工業綠洲很重要的起始契機,2017年2月,《徐志摩的昇華之夜》於改造完工的「奔放E倉庫」演出,把倉庫從老舊的工業廠房轉為藝文的綠洲,「工業綠洲」的品牌由此誕生。
奔放E倉庫的觀眾席。
除了倉庫裡的演出,工業綠洲也積極地與各界合作,希望能打造一個共享空間、藝文永續的平台。如2018年,工業綠洲即運用園區中的生態腹地——綠地+(台語發音為綠佇遮tī tsia),種植艾草,並與台南在地的老社區合作,將艾草免費提供給社區長輩作為製作蚊香的原料,為長者帶來些許經濟收入,活化與在地社群的關係。
工業綠洲服務、關懷的族群多樣,與社區長輩合作之餘,亦舉辦「小奔放藝術節」,透過親子共賞的藝文活動,結合音樂、戲劇與繪本,帶領小朋友共同參與藝文的演出、創作。此外,每年亦會定期舉行大型的藝術節慶,如今年(2020年)舉辦的漫遊舒伯特、咖啡遊樂園等活動,皆結合音樂演出與工作坊體驗,讓參與民眾可以自在地在園區中優遊,享受音樂與人文氛圍。
園區中仍留有許多汽車原件的生產設備。
針對工業綠洲是否有傾向關注的藝文領域,吳敏慈指出因為她的自小習樂的背景與網絡關係,前兩年工業綠洲的演出中或許會看到比較多的音樂表演,但其實在發展上並沒有局限特定的藝文領域,工業綠洲考慮的僅是「如何讓藝術走入生活。」因此絕對歡迎多元合作與更豐富的發展,但也會先審視當下的量能,才能扎實的把想做的事情完成。
雖然在描述中總顯得雲淡風輕,但從工業轉型到藝文領域,這樣斬釘截鐵、一去不回頭的劇烈改變,背後仍有許多的取捨、權衡和告別。從原本五、六百名員工的工業廠房,到員工規模不到20人的藝文平台,在公司的經營上當然有很大的壓力,所以每一筆的支出和花費,都要仔細地計算,轉型的過程不僅需要決斷力,亦需要面對未知、陌生領域的勇氣。「其實我們走的每一步都在取捨、評估,但畢竟我們不是從零開始,工業綠洲是在轉型,只是我們走的路是不太尋常的,所以只能慢慢地、一點一點地摸索。」
吳敏慈在訪談中,反覆強調著轉型的必然,不僅是企業轉型,藝術團體也要考慮轉型、跨界的可能,「轉型其實是一種讓表達豐富的做法,我們不能永遠只在自己的產業裡面,我把藝術當成一個事業在經營,當然這個事業與一般的企業型態不同,但藝文的工作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勞動,需要去經營、發展。」正因為把藝術當成事業,吳敏慈不願意在原地等待機會降臨,而是選擇主動去創造更多的可能,一路走來當然也會有遲疑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想說三十年後工業綠洲能不能發展成我想要的樣子,但這裡的形狀、樣貌是要走出來才能知道的。」
這種不在原地等待的精神,同樣體現在工業綠洲與周邊工業園區的互動上,每次工業綠洲有活動,推廣部的同仁便會拿出永康工業區的通訊錄,一家一家地打電話問候、邀請。廠區的企業之外,同仁亦曾為了「新移民表演藝術駐館計畫——偶的故事」,親自到工業區外圍的移工宿舍,一間一間按門鈴拜訪,邀請在工業區就職的移工,於閒暇時來參與活動,「想跟他們分享工業綠洲的活動,而且騎電動車三分鐘就到了」,透過一次次地拜訪,工業綠洲慢慢打進當地移工的族群,「偶的故事」工作坊,就有當地的移工來參與課程。「他們也好奇我們這些台灣人在做什麼,所以希望用藝術成為與移工們連結的關鍵。」雖然工業區的移工每周僅有一天的彈性休假,時間上或許很難來參加工業綠洲所舉辦的活動,但工業綠洲的同仁笑著說:「就是想讓他們知道我們一直都在,想來隨時都可以來。」
工業綠洲目前設有三個部門——咖啡技術部、藝文推廣部、規劃管理部,各司其職地進行生產與活動執行,其中藝文領域可說是工業綠洲發展的重心,宣傳與推廣上亦需要花費許多心力。如何和在地社群建立關係、培養觀眾,一直都是工業綠洲的最大難題,推廣部的同仁因此嘗試了許多方法,想把民眾帶進綠洲中。「我們舉辦工作坊和體驗課程,也讓大家來夜賞星空,找一些可以親子共同參與的活動,讓大家可以帶全家來這裡走走。」民眾喜歡吃、喝、買東西,所以舉辦和食物相關的藝文講座、影展和市集,從烤披薩、做麵包、喝咖啡,到聽音樂、說故事、看演出,推廣部同仁使出渾身解數,找尋藝術與生活結合的各種可能。「反正就是邊走邊看、邊走邊學,像今年因為疫情,演出都取消了,所以才有機會嘗試更多戶外的演出、活動,帶大家看戶外電影、一起野餐。」
「推廣是一個動詞,需要走出去、面對每一個人,所以真的很感謝這些年輕同仁的付出。」談及藝文推廣,吳敏慈充滿感慨的回應:「在台灣,藝文團體最難的是要一直去找尋觀眾、一直去說服大眾,其實台灣藝文演出的水準很高,但是社會的藝文環境還沒有準備好。」即便觀眾人數少,也絕不能忽視品質,「很多人會說我們很小眾,但我們就是要重視質感,所以即便來的人少,也會繼續這麼做。」繼續生產好的作品、繼續努力地推廣,繼續走出綠洲、敲響每一扇門,把更多的人帶進綠洲裡,也把藝文的綠意帶到更遠的地方。
工業綠洲同仁平時都騎腳踏車在園區移動。
工業綠洲園區占地廣闊、入眼皆是綠意,採訪當日同仁笑著分享平時都要騎腳踏車往返園區的體驗,但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絕非工業綠洲的「大」,而是這裡巧妙地融合了永續的生態綠地、藝文展演的空間與陳舊、尚未活化的工業廠設,身處於半完成、進行式狀態的園區中,更能感受到工業綠洲在轉型上的用心經營及大膽嘗試,在沙漠中要找到綠洲,或許是因為生存所需,但在沙漠裡創造綠洲,在生存之外,更多了分理想與追求,帶著探索未知的勇氣與毅力,工業綠洲在轉型的過程中,實踐著藝文與工業共存的每一種可能。